高溫下辛勤作業(yè)的裝卸工(陳琦 攝)
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,一架由烏魯木齊飛來重慶的航班穩(wěn)穩(wěn)降落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停機坪。
艙門一打開,裝卸工陳科和工友們開始有序作業(yè):兩人彎腰鉆進飛機貨艙揀貨,一人從艙內(nèi)往外搬,一人在艙門口接應(yīng),另一人在地面等候,將遞過來的行李一件件放進拖架。十來分鐘的時間,工友們已經(jīng)麻利地給貨物套上安全網(wǎng),由牽引車司機轉(zhuǎn)運到旅客機組行李分揀大廳。
臨近中午,停機坪在陽光照射下明晃晃的,即便在夏天最熱的時候,裝卸工們?nèi)孕枰┲L褲、戴著手套,為了保障作業(yè)安全,還要套上一件反光背心。幾趟貨物搬運下來,裝卸工們早已汗如雨下。
“夏天的時候,拖架的溫度有六七十度,不戴手套的話會燙傷!苯衲42歲的陳科從事地面服務(wù)裝卸工作有7年了。他告訴記者,裝卸隊將工人分成兩組,保證24小時隨時有裝卸工待命。上班時間,裝卸工基本都要守在停機坪!跋裰形绾桨噙M出比較密集的時段,常常是剛坐下來扒兩口飯,指令一來,立馬往外奔,有時候一頓午飯得分幾次才能吃完!
“按照要求,一架飛機百件以上的行李卸機工作,必須在飛機進港后15分鐘內(nèi)完成,裝卸作業(yè)必須爭分奪秒!敝貞c江北國際機場地面服務(wù)裝卸隊隊長金禎鑫說。
記者攀上拖架,看到運載旅客行李和貨物的飛機腹艙,空間高度不足1.3米,裝卸工需要半蹲著作業(yè)。貨艙密不透風,因為靠近發(fā)動機,溫度高達六七十攝氏度,長期跪在滾燙的艙內(nèi)作業(yè),有的裝卸工的膝蓋甚至“燙”出了繭疤。
“剛來時也不習(xí)慣這樣的高溫,但慢慢適應(yīng)就好了!32歲的卿子平從事裝卸工作快3年了,已經(jīng)漸漸習(xí)慣高溫與汗水。卿子平告訴記者,如今這樣的氣溫,他和工友們已經(jīng)很“知足”了,最熱的時候,地表溫度可以達到82攝氏度。
天氣炎熱,卿子平卻穿了雙厚厚的襪子。“每天來回搬運行李,腳底磨損嚴重,如果穿雙薄襪子,不到半天就要磨破!”據(jù)了解,一名裝卸工每天步行都在3萬步以上,有時甚至超過4萬步。裝卸隊發(fā)的勞保鞋,一個夏天至少穿爛2雙。
金禎鑫說,每名裝卸工每天裝卸的貨物、郵件、行李重量在10噸左右,一天彎腰1500次左右。長期下來,幾乎所有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腰椎病。此外,裝卸工還要忍耐飛機發(fā)動機的高分貝噪音,即使是面對面,也需要扯著嗓子吼才能聽清。
金禎鑫說,7、8月是旅客出行高峰,烈日高溫、雷電暴雨等天氣狀況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難度。前幾天下雨,工作人員為了保證旅客行李不被淋濕,大家在雨中合力舉著雨布卸行李,工人們渾身都濕透了。
在金禎鑫看來,被稱為“螞蟻班組”的裝卸隊,每天的工作就像“螞蟻搬家”,憑借團結(jié)的力量,完成好航班的行李裝卸,為旅客乘機帶來便利。